分类
关于运动

在佛教徒中发起浪潮

在佛教徒中发起浪潮

最佳实践案例分享

– 作者:史蒂夫·帕拉图 (Steve Parlato) –

编辑自“完成任务全球教牧同工大会” Global Assembly of Pastors for Finishing the Task视频源。

第一部分:历史与挑战

我的宣教机构“BEYOND”是作为“24:14的全球网络”的一部分,该网络旨在催化来自世界各地每个民族与地方的浪潮。我想与你们分享在佛教徒中推动门徒训练浪潮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两个世纪以来,新教的宣教工作在佛教徒中的进展是最小的。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对福音的回应是最少的。如果在佛教徒群体中分享耶稣只能得到如此小机率的回应,那么在佛教徒中催化一场造就门徒的浪潮似乎更是遥不可及。根据30年来在佛教徒中建造门徒的经验,以及对其他建造门徒的案例研究,我提出了一些观点,希望这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在佛教徒中造就门徒,并催化造就门徒的浪潮。

既然许多佛教徒都是真正追求属灵之事的人,那么,为什么佛教徒不肯接受耶稣的真理呢?我可以给出至少五个原因来解释为什么这个接受过程是如此的缓慢。

首先,佛教和基督教的教导差异相当之大,这点上我们无能为力。

其次,基督徒未能把福音信息处境化。在许多情况下,我们把话说对了,但却在传达意义上是失败的。

第三,基督教徒倾向于使用西式的方法,并按照西式化的结构建立教会。在东南亚的民族群体中,佛教徒的身份被包裹在他们的民族或国家身份中。例如,因为泰国的“巴马 ”是佛教徒,其余泰国人就应该是佛教徒。这使得有佛教背景的信徒很难被融入一个以西方教会模式为主体的结构中。

第四个原因是在门徒训练和建立教会的过程中,没有正确地使用符合圣经浪潮的方法。

最后,在向佛教徒传福音时有一些特殊的属灵争战问题,许多跨文化工作者没有为这些挑战做好充分准备。除了第一点,即佛教和基督教教义之间的巨大差异外,作为基督的使者,我们可以在其他几点上作出一些突破。

佛教徒与基督徒的思维模式差异

我们来看看佛教的思想与基督教的思想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对佛教徒来说,上帝不存在。所以无需对上帝交账,也不用担心会冒犯到上帝。因此,也不存在跟上帝建立关系。在一生的旅程中,没有神圣的来源来扶持你。你要完全靠自己来做功德:行善或作恶。佛教的实践完全是你个人的解脱之旅。第二,佛教徒相信“业”(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说)。“业”是指行为,但当大多数西方人使用 “业 ”一词时,他们实际上指的是因果律。因果律是对一个人的好行为与坏行为的总结。因果律也是一种可以决定一个人今世和来世生命的非个人力量。 

第三个困难是,佛教很容易与其他信仰混合在一起。它甚至从其他宗教中引入与自己体系相矛盾的信仰,形成混合的民间佛教。而基督教有一个成文的正统教义,是符合圣经的信仰与实践,反对宗教融合。

佛教的传播历史和宗教融合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距今约2560年。但直到很久之后,在印度皇帝阿育王统治时期(公元前268至232年),佛教传教士才被派往世界各地。佛教的传播展示了它是如何与现有宗教相融合的。 

佛教传教士去到了中亚一带时:他们在像巴基斯坦和伊朗这样的地方,开始了大乘佛教的版本。如今,佛教在这个地区只停留在考古挖掘中。当佛教进入中国时,它与道家哲学和祖先崇拜重叠在一起。前往斯里兰卡的佛教传教士开创了上座部佛教流派。小乘教派是第一个写下佛陀教义的人,大约在公元30年。公元前228年,第一个上座部派的寺庙在缅甸建立。上座部派从斯里兰卡传播到泰国、柬埔寨,然后到老挝。最后,阿育王派佛教传教士进入尼泊尔,继续前往不丹、西藏、蒙古,直至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人。这些地区的佛教与泛灵论的苯教重叠在一起,最终形成了金刚乘或藏传佛教的流派。

随着佛教在历史上的传播,它都叠加在了所到之地原有的文化、哲学和宗教上。它就像是一块布,每到一个地方就自然地吸收了当地存有的哲学思想。就像左边这张照片所展示的一样,你仍旧可以看到布下面的椅子。因为佛教很容易将所有的信仰收纳到自己的体系中,所以佛教徒很难接受基督教任何固定的专属教义。  

比如有这样一个案例。我有一个好朋友,他是一名泰国警察,在两年的时间里,我与他分享了基督。有一天,他来找我,说:“嘿,史蒂夫,我现在和你一样是个基督徒了。” 

我有点怀疑,就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拿出挂满了护身符和符咒的项链,说:“看,我在这里绑上了十字架,现在它是保护我的灵符之一了。”

因此,你可以看到一个佛教徒是多么容易地说: “哦,我相信了,”但实际上他们所做的只是把你说的一些东西同步加载到他们已经相信的东西中。


辩论导致的问题

当基督教宣教士第一次向佛教徒作见证时,他们采取了一种辩论的方法。他们攻击佛教体系中逻辑不一致的地方,希望赢得佛教徒对衔接更紧密的、(有些人认为)更具逻辑性的一套真理的认同。例如,一个宣教士可能会争辩说 “你们佛教徒相信轮回,但你们又说人是虚无的(anata)。那么,如果我的最终现实已经达到了虚无这一层,那么下辈子是轮回到哪里?”宣教士们试图找到这个系统中似乎存在的逻辑谬误,然后把基督作为更好的信仰体系提出来。这在历史上真的是一败涂地,而且总是导致冲突。

世界观的分歧

20世纪60年代,在泰国清迈,佛教徒和基督教徒进行了一些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大多是辩论式的演讲。在这些佛教与基督教的对话之后,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泰国僧人写了一本书,向佛教徒解释基督教。 他在书中说,上帝是无知(avijjā)的,上帝是我们所处破碎痛苦世界的源头。显而易见,即使在基督教学者和佛教学者之间对话之后,有关最基本的概念仍然存在着大量误解。上帝是谁?痛苦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因此,我们来看一下佛教徒的世界观,进一步了解佛教和基督教思想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小乘佛教世界观有七层天和许多层地狱。在地上,释迦摩尼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一个王子,29岁时他离开了倍受保护的宫廷生活,踏上了寻求精神真理的旅程。释迦摩尼发觉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痛苦的世界。特别是当他注意到人们出生后,就会无可避免地变老。然后他观察到人们会生病。人们要面临各种疾病,继续生活,直到死去。但他并没有就此停住;他继续说,人死后会投胎成另一个生命。就是说,人们有来生、转世,这个系统整体被称为轮回(Samsara),意思就是流浪徘徊。人一出生就陷入了这个生、老、病、死的循环中。轮回,周而复始,流浪徘徊,就像迷失的灵魂陷入无尽的循环。所以你可能在地上的这一生并不容易。所以,如果你犯了通奸的罪,就必须下地狱,去到一个专门为通奸者设立的地狱。也许你在地狱里过完了不错的一生,然后你又可以作为人转世回到地球上。你会经历生、老、病、死。也许事情很顺利,你做够了补赎,可以上到某一层天,然后又回到地上,之后又上到更高一层天,然后也许又回到了人间,回到地狱。这个循环可能会持续数千世。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徒对永生有自己的概念。可悲的是,它是一种永恒的痛苦生活。佛教的目标是打破这种痛苦的循环,以某种方式逃离它,到达一个没有痛苦的地方。鉴于世界上有许多佛教传统,关于涅槃(nirvana)意味着什么,你可能会得到风格迥异的解释。有些人会说,它就像一滴水,流回大海,失去了它的身份;有些人会说它是金色的天城,是一个极乐的地方。但有一点在所有的佛教传统中是相似的:涅槃是一个没有痛苦的地方。

佛教的世界观可以用四圣谛(Four Noble Truths)和八正道(Eightfold Path)来概括。第一个圣谛是,所有的生命都是痛苦的(tuk)。从出生,到变老,死亡的过程,以及中间的一切:都是痛苦的。第二个圣谛是痛苦的源头:欲望,一切来自内里的欲望(thunha)。第三个圣谛是,有一个摆脱痛苦的方法(nirot)。第四个圣谛是,如果有人想要摆脱这种痛苦的循环,就需要完美地践行八正道(mak)。

佛陀发现了 “八正道”。这八条道路中的每一条都用 “正 ”一词来描述,如 “正解”。但 “正”这个词也可以翻译为 “完美 ”或 “完整”。因此,如果你有完美或正确的理解,那么你对现实就持有完全正确的看法。第二条途径是要拥有正思维。也就是你对这条道路持有一个完整或完美的承诺。第三,要有正确或完美的语言:在任何时间你对自己言语都很谨慎。第四,要有正确或完美的行动:你过着完美的道德生活。基督徒和佛教徒在正语和正业的部分有许多相似之处。第五,要有正确完美的生计,就是你选择的职业需要尊重到所有的生命。例如,一个好的佛教徒不能成为屠夫,也不能制造和销售武器。第六是正进: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要保持稳定和正面。第七,要有正确或完美的意念:完美的意识,能够完美地生活在当下。最后一条途径是正定:要有一个完美的、专注的禅修生活。如果你能以某种方式完美地完成所有八正道,你可能会经历超脱境界。

大乘学派相信有转世的佛陀。佛陀是已经超脱的人,然后转世到这个世界上,具体任务是去帮助某些人成功地完成自己的旅程。在小乘佛教学校,没有转世的佛陀;每个人完全只能靠自己来完成这个任务。这些都是基督徒与佛教徒的教导中最明显的差异。 

现在,基督徒使者靠近时,这一切都太容易引起误解。让我们来看看对福音最简单、看似安全的解释。约翰福音3:16,“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如果你的佛教徒朋友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中几乎每个词都需要额外解释。你可能把话说对了,但意思仍然需要传达。

首先,他们的信仰中是没有上帝的。因此,如果你说 “上帝如此爱世人”,你的佛教朋友就已经对你产生了怀疑;你是在妄想,因为根本没有上帝。而如果上帝爱世界(世界上所有的人),他一定有欲望。因此,这个神就陷入了轮回的循环;他陷入了死亡、出生和投胎的循环。“一切相信的人”,所以你是说通过信仰可以得到拯救。但是对佛教徒来说,重点关乎你所做的事情;宗教都是关于你做了什么事情、有怎样的行为。所以分歧已经产生了:拯救不是藉着信仰;而是靠着自我的努力/功德。“得永生”:在他们心中,这意味着无尽地轮回。他们会认为:“我不想这样。作为一个佛教徒,我正在努力摆脱永恒无尽的痛苦轮回。为什么要跟随耶稣,要我陷入这生老病死的循环中呢?” 

佛教徒都不会把这些内心的分析大声告诉你。你听到的只是:“这都无关紧要啦。”或者类似于 “所有的宗教都是教人向善的”,这意味着 “我有我的宗教,你有你的。你的跟我的不一样;我不需要,”讨论就结束了。佛教徒非常宽容,所以他们可能会礼貌地说:“是的,耶稣是好的,我们都是完全一样的,”但他们看不出福音消息有何独特之处。整个对话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  

佛教与基督教在教义和世界观上存在的这些鸿沟,一直是导致佛教徒对福音没有什么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在我们这个时代,主带领属祂的孩子们发现了一些可以在鸿沟上搭建桥梁的工具,我们将在案例研究的第二部分来具体查看。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